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研究,旨在阐明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历史唯物主义之基,梳理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创新和运用,揭示创新的具体内容、特征和世界意义。具体来说首先,梳理中国式现代化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创新运用;其次,对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进行创新性分析;再次,对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化实践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阐述,规范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向;最后,充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增强人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中国式现代化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真正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开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模式。正是唯物史观使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与现代化的实践建立了本质性的联系,唯物史观支撑和引领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和推进了唯物史观。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引领唯有唯物史观,反过来,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形成唯物史观的中国范式,才能真正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既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经验的历史真谛,又是时代探索精神的精华。在揭示和追求的人类社会客观规律及其美好前景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明大道上,唯物史观这面科学旗帜正高高飘扬,并将在神州大地上不断生动展现。
奋进在新时期新征程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党的实践探索历程,有利于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质和价值旨归,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内在联系。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研究。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创新,这部分内容重点从中国式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社会历史发展主体理论、生态文明理论和共同体理论几个方面的拓展和深化进行研究。
第二,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断的丰富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可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从“大”、“全”、“协调”、“和谐”、“和平”五个方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十分深刻。
第三,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特征,具体从发展性、实践性、超越性、人民性、创新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四,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系统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超越,超越“文明冲突论”,为改变世界提供中国力量;超越“西方中心论”,为改变世界提供中国经验;超越“历史终结论”,为改变世界提供中国智慧;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为改变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新时代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发展引领新方向;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带来新希望。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1.学术价值:首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为这一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实践中对其加以创新性地发展。研究这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彰显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一脉相承的持续发展力。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成果的时代创新与表达,也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独特环节,体现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彰显着唯物史观的智慧与光芒。其次,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专门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对于正确理解和处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只有从唯物史观高度和深度,才能更好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时代特征和本质属性,凸显出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逻辑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真正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价值。
2.应用价值: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研究,一是利于理清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脉络、思想内涵和实践指向,使人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更为深入透彻,极大地增强人们贯彻和践行这一思想的自觉性。二是利于在唯物史观视域下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成为具有世界示范效应的实践成果,既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任务目标、实现路径的最好注解,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三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示范效应,超越了资本现代性的弊端,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展现了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文明形态。四是利于加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实践需要,促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实践建设需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需要。
3.社会影响和效益
一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一脉相承的持续发展力;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学界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具体问题研究上的滞后与不足;三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发展,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给世界带来了正能量和新希望。
项目名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研究
课题批准号:ZD202220
项目负责人:郭佩惠
课题组成员:刘化军、李燕萍、余晓慧、杨林刚、王丹鹤、唐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