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理念思路研究

来源: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4-08-22 17:29:30 【字体:

一、该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高校思政课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政课的应有之义,是守正创新中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实效性的现实需要。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发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立德树人的强大功能,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二)研究意义

本项目从理论、实践、教学指导三个方面来阐述研究意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价值引领作用,都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的和任务有内在的契合性,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理应成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实操性,可以更好地指导“融入”工作,从而发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立德树人的强大功能。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开展项目研究,项目组深刻领会2021年党中央批准并发布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46个伟大精神的权威诠释,可以参看2022年2月28日出版的人民周刊增刊,人民日报系列评论.专版报道《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或登录“共产党员网”搜素视频“精神的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共46集)。这是开展研究的前提条件。

本项目旨在研究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理念思路,因而项目组牢牢抓住“融入”这一关键词,厘清本项目的研究逻辑。下面,我们从以下两个角度的研究逻辑来展示本项目研究所得到的重要观点和对策建议。

(一)第一个研究逻辑:从学理角度研究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价值意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什么要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项目组悉心研究党的46个伟大精神,从理论、实践、情怀等三个层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价值意蕴。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育人功能,都与思政课育人育心育信仰的功能有着高度的契合性,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思政课教师要引领大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以真挚的情感、坚定的行动来践行对党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价值意蕴,能更好地回答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什么要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

(二)第二个研究逻辑:从方法论角度研究“融入”需坚持的原则和“融入”的路径,弄清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怎样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首先,本项目从三个方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需坚持的原则。

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阐述了思政课教师要“先受教育”,要

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理论功底,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情怀,拥有爱生护生的仁爱之心,这样的思政课教师讲授思政课,才能讲得直抵人心;坚持在叙事叙理的逻辑中培育先进价值理念的原则,思政课教师要把“事”讲清,要把“理”道明,从而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蕴含的先进价值理念传递给大学生;坚持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以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努力把对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地深刻领悟转化成青春行动,做到知行合一。

其次,本项目从三个“用功”方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路径。

为了更好地研究该问题,一方面项目组设计了《高职学生对中国红色文化掌握情况》的调查问卷并做了问卷分析,摸清学情。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学中摸索出一些取得“融入”良好效果的做法。经过提炼总结,从三个“用功”来阐明“融入”的路径。

第一、用功做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融入“教材”的工作,认真梳理好高职院校使用的思政课教材。

项目组梳理了高职院校使用的正式出版的两门课程的2023年版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剖析教材内容,适时融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教育。但也由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不可能每种精神都讲到,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第二、用功做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融入“课堂”(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工作,做到“内容为王”和“形式出彩”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这为“融入”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此,项目组从抓好“融入”工作的准度、效度和宽度三个“度”的方面,做了以下思考:

“把道理讲深、讲透”,就是要重视“内容为王”,抓好“融入”工作的准度。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讲述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样态、生成逻辑,讲述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彰显出的鲜明特质。

“把道理讲活”,就是要注重“形式出彩”,注重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首先要善用“沉浸式”教学法,增强“融入”工作的效度,这也是本项目研究中着重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善用课堂教学场域下讲故事的“沉浸式”教学,用讲故事的方法讲道理,把思政课讲实讲活;从善用实践教学场域下的红色基因库开展“沉浸式”教学;从善用实践教学场域下社会大课堂的“沉浸式”教学,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的作用;从善用新技术教学场域下的“沉浸式”教学,提升思政课堂的可视化与生动性等四个不同教学场域来体现“沉浸式”教学的优点。其次,利用好网络阵地,拓展“融入”工作的宽度,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把“融入”工作从现实课堂拓展到线上课堂。

第三、用功做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融入校园红色文化的工作,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红色文化。

为了更好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我们在打造校园红色文化的实践中探索了一些取得良好效果的具体做法,比如教师开设讲座、学生宣讲、组织故事演讲比赛、创作校园原创舞台剧、打造校园红色文化长廊等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环境的熏陶,真正做到环境育人。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一)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承载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本项目立项之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理念思路的研究,更显有独到的学术价值,即:研究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习党的伟大精神中汲取奋勇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同时,本项目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开展“融入”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的一些具体做法,从而发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社会影响和效益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面向公众公开,可以用做校际交流,衷心希望能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在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教育方面,提供一定的方法论指导。

 

项目批准号:PY202104

项目名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理念思路研究》

项目负责人:薛映春

项目组主要成员:张化、刘洵、张江、雷斯予、徐露、李雯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