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廉不安,家无廉不宁。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兴国安邦之源。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清廉故事,在中华文化中已成经典。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文山州学习平台联合推出“廉史今读 清风常存”系列策划,以音频的方式讲述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清廉故事,传播廉洁“种子”,传递廉洁文化,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共同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美好社会。
公仪休不受鱼
公仪休是战国初期鲁国宰相,他坚持奉职循理,以德治国,始终不变,使朝廷大小官员自守清正,既不与百姓争利,也不妄取小惠。公仪休有一嗜好,就是特别喜欢吃鱼。宰相爱吃鱼,自然就有人主动给他送鱼。
一天,有一送鱼者带着一筐上等新鲜鱼,给公仪休送来。但他坚辞不受。送鱼者大为不解地问:“听说宰相喜欢吃鱼,特意给您送来,不知为什么您又不收呢?”公仪休笑了笑,对送鱼者说:“正是因为我特别爱吃鱼,所以我才坚决拒绝接受任何人馈赠的鱼。道理很简单,我身为宰相,而宰相的俸禄足够我自己买鱼的开销,假如今天我因接受别人的鱼而被罢免官职,那谁还给我送鱼呢?这就是我不受鱼的缘由啊!”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联合出品
素材来源:文山州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工作专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