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楷模之力强化思政课育人实效

来源:云南日报 2024-01-10 15:40:58 【字体: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中强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启智润心、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理应讲好“时代楷模”的故事,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与弘扬“时代楷模”的精神。鲍卫忠同志生前长期扎根我国西南边陲,对党忠诚、公正司法,当地老百姓称他为“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新征程上,要将丰富生动的“时代楷模”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在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守卫者,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讲政治,帮助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思政课中有机有效融入“时代楷模”素材,要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将“时代楷模”素材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剖析和解读现实问题,教育引导学生用学术讲评政治,用观点论述政治,又以政治引领学术研究,既强调政治性又凸显学理性。

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所谓价值性,强调的是要强化价值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价值性,就是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所谓知识性,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讲授、传播给教育对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将“时代楷模”素材融入思政课,要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要坚持二者相统一,将价值观的引导寓于知识的传授,使二者融为一体,有机统一。在将“时代楷模”素材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生动呈现讲述“时代楷模”的真实事迹,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教学过程是作为能动主体的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在发挥好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将“时代楷模”素材融入思政课,就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是“塑造灵魂”的课程,思政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要有效选择并组织与教学内容契合的“时代楷模”素材,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安排系列活动,使学科知识与“时代楷模”素材在情景探究、问题导引、理论阐释中深度融合。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用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性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与学生积极互动,进行情感交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与评价,增进学生的获得感、效能感,让学生感悟“时代楷模”的强大精神力量。

时代楷模是新时代的道德标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者。新征程上,思政课教师要用好“时代楷模”素材,讲好“时代楷模”故事,并用其充实思政课堂、丰富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要,切实增强育人实效。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