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办

来源:云报客户端 2024-02-01 11:12:17 【字体:

日前,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启动仪式暨云南省试点工作成果展演展示活动在北京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举办。

启动仪式上,国家图书馆与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分布的13个相关省(自治区)的省级图书馆签署了合作协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共同启动项目,标志着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启资源建设。

启动仪式结束后,云南省基诺族、德昂族等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传统持有者为现场观众带来精彩的展演展示,通过展陈互动、短片放映、史诗民歌讲唱等形式反映了该计划的重要意义价值和工作方式方法,展示了该计划在云南省开展试点工作的成果,展现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介绍,2018年,云南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旅厅与国家图书馆共同发起“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旨在围绕28个人口较少民族开展口述史、民间文学、民歌、民间知识等口头传统的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对这些口头传统进行影音记录和典藏,向社会提供服务,并率先在我省开展普米族、独龙族、怒族和基诺族4个民族的试点工作。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试点阶段独龙族、怒族、基诺族、普米族4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传统典藏记录工作,形成了265小时的口述史、335首民歌、234部民间文学和60小时的民俗仪式和节日成果,初步总结出“政府主导、力量整合、抢救为主、全面记录、共建共享”的试点经验做法,取得了典藏计划的阶段性工作成果,为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样例和参考。

2023年,该计划获得中央财政经费支持正式立项,在云南、内蒙古等13个省(自治区)省级图书馆和相关机构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共同推进实施。下一步,我省将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坚持“抢救为主、兼容并包、科学致用、永续开放”的工作方针,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同时,不断总结提炼出更多更好的云南经验和做法,为国家层面提供决策参考,做出云南贡献。

本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记者 侯婷婷)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