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色文化空间惠及于民

来源:云南日报 2024-06-13 14:32:09 【字体:

【云岭论坛】

让特色文化空间惠及于民

龙劲存

日前,昆明市图书馆发布“阅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昆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CityWalk漫游护照”,这本护照集中展现了全市具有代表性的20个主题鲜明、亮点突出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它们各具特色,有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修文图书馆、可及杂志图书馆等特色空间,这些新的图书馆正成为城市新的文化空间,吸引各类群体去阅读学习,或是打卡体验。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我省涌现出各类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如西山区为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在推进区级、街道、社区三级阅读服务网络覆盖广度深度基础上,创新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云纺文创园目前已逐步建成一个集文化创意、文化消费、休闲娱乐、时尚购物、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新主场,这里有一个24小时城市书房,提供各类书籍和更长的时间,为需要阅读学习的人们提供了文化交流与休闲的场所,获得不少市民的称赞。

类似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分布于城市的社区、学校、酒店等场所,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有一个地方读书休息,思考交流。一些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还举办一些主题交流活动,让文化服务的形式更加多元。例如,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修文图书馆,围绕“重武修文”持续举办修文读书会,可及杂志图书馆是云南省第一家以杂志为主题的图书馆,定期会举办公益文化讲座和“每月共读一本书”读书活动。公共服务空间不仅有藏书的基本功能,还体现了其作为社交空间的互动性。

此外,除了文化服务功能,这些新空间还体现了一定的美育作用。2023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获奖名单公布,蒙自市西南联大先锋书店获得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其他书店还斩获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等奖项。作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一些小书店的空间和面积虽然不大,但小而美、小而精,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文化表达方式,其建筑美学、空间设计等也能给予人舒适的体验。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将着力构筑公共文化新型空间作为新时期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各地创新探索,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阅读场所。这启示我们,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才能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