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现场。记者段芃摄
演出现场。记者段芃摄
演出现场。记者段芃摄
2月5日,由昭通市文旅局指导、昭通市文化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组织创排的大型原创音乐剧《那年红军到扎西》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举行审查演出,并圆满完成。
“扎西会议”是昭通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为讲好扎西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昭通市文化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凝聚全院精华,全力以赴,力求将“音乐剧《那年红军到扎西》”打造为昭通舞台艺术的亮丽名片。
据介绍,本剧以1935年2月召开的“扎西会议”为创作背景,以红军指战员杨明的视角切入,通过亲历三次会议的召开,见证了“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的红色革命故事。杨明作为年轻指战员的代表,拥有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积极在当地群众中播撒革命火种,感染着以陶彩月为代表的当地普通百姓成长为具有革命信仰、意识觉醒的红军战士。表现了红军将士英勇无畏、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浓浓情谊,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
全剧共分为四幕,舞台上,演职人员全情投入,生动展现了红军长征时期的英勇奋斗,也唤醒了人们对伟大历史转折点扎西会议的记忆。此外,音乐剧中的歌曲更为整个演出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原创的音乐旋律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唱出了红军战士们的理想信念,演员们嗓音的饱满与感情的真挚相互交织。
“下一步,我们将对作品进行精雕细琢,从剧本到灯光舞美再到服化道,都要再进行深入提升。力争在今天的审查演出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高度,将它做成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台文艺作品。”昭通市文化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陶锐表示,“‘扎西会议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的故事”是云南省讲好“五个故事”之一,作为来自昭通的舞台艺术工作者,他将和团队一起,把89年前红军来到威信县的故事、把“扎西会议精神”,讲给更多的年轻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