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南美拉祜族乡独特的拉祜文化、自然景观、农特产品等资源优势,打造出了“四美”乡镇示范样板。南美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乡镇等称号。
突出民居美,从“单向主导”到“合力开发”
立足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拉祜木掌楼文化内涵,探索建立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引社会资本、引运营企业、引文创人才的“三引”民宿共建模式。以“认购”租赁的方式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对木掌楼基本框架进行装修建设,推动社会资本向乡村下沉;引进文旅企业对景区及民宿进行统一运营管理;优先引入画家、音乐家、茶艺师等文创人才认购民宿。先后建成传统拉祜木掌楼民宿92栋,引入民间资金600余万元,引进文创人才3名,为20余个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构建了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共同体”,切实把“木掌小楼”打造成独具民族风貌、茶礼茶俗、拉祜民宿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紧盯文化美,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将召才引智与培育本土人才相结合,探索建立了挖掘一批拉祜民俗文化,培养一支拉祜文化传承人队伍,开展一系列拉祜民俗文化活动,树立一个拉祜文化品牌的“四个一”模式,收集整理传统吹树叶、毕芦、芦笙,弹三弦、牛腿琴等乐曲及古根调传唱20余首,火镰包、挎包、民族服装等拉祜传统手工艺品10种,申报省市区拉祜文化传承人22人,培养拉祜文化传习人90余人,组建民族文艺宣传队7支,策划组织开展祭祀芭蕉、搭桥、捉鱼、射弩、打歌、篝火晚会等一系列拉祜民俗文化活动,以拉祜族传统文化为背景题材的《爱在南美》《魔巴的新房》等6部微电影先后在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获奖,以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吸引了更多游客,在带动各族群众创收的同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俗得到了传承和弘扬,实现了拉祜族传统文化“养在深闺”到“走向世界”的华丽转身,拉祜文化品牌正在不断树牢。
聚焦产业美,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发展”
以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为抓手,以“一树(核桃)一豆(豌豆)一果(青花椒果)两叶(茶叶、烟叶)”为发展主线,按照“党组织+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全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5万余亩,人均拥有核桃、茶叶等面积10亩以上。先后建成茶叶加工厂3个,青花椒加工厂1座,种植青花椒1945亩,形成了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订单农业”,化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经营无企业带动、市场对接不畅等问题,形成“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南美乡万美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2023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围绕风气美,从“粗放管理”到“善治乡村”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婚丧嫁娶、卫生整治、陈规陋习、厕所改造、庭院美化等12项具体问题入手,按照每个自然村“一名双语宣传员、一个火塘评议会、一个志愿服务队、一部村规民约、一组家风家训、一批身边榜样”等“十个一”标准,实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繁荣农村文化行动、文明家风建设行动等“六大行动”,着力构建民族团结、和谐有序、美丽宜居的善治乡村。全村各民族实现了交往交流交融、相知相亲相惜,全面奏响民族团结进步的“南美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