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水军”,人人喊打

来源:云南理论网 2024-12-13 17:12:29 【字体:

云岭时评评论员 何嵘

社交网站上,经常出现“无事水”“破事水”之类的话题,其实就是网友闲来无事刷下存在感,这本无伤大雅。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组织、有不可告人目的的“水”,就可能涉嫌违法。

近日,公安部公布了依法打击“网络水军”违法犯罪的10起典型案例,这无疑是对此类犯罪行为的一次有力震慑。

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然而,随着网络空间的日益扩大,一些不法分子也乘虚而入,利用网络平台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其中“网络水军”便是危害网络生态、扰乱公共秩序的一颗毒瘤。

“网络水军”是指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电商行业等,以发帖回帖为主要手段向平台大量“灌水”的人员。从造谣诽谤到恶意营销,从舆情操纵到有偿删帖,“网络水军”的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网络舆论环境的真实性与公正性,还极大损害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企业的合法权益乃至国家的形象安全。

例如,山东枣庄公安机关侦破的某传媒公司编造谣言引流案中,该传媒公司为吸粉引流,购买大量已实名登记的自媒体账号,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编造谣言信息并批量发布,累计发布视频、图文300余万条。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公众,还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恐慌和不安定因素。

此外,“网络水军”还常常与网络暴力相结合,在网上开展针对性辱骂评论,容易造成当事人“社会性死亡”。同时,“网络水军”炮制的虚假好评,误导消费者购买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商品,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行业产业的发展。

打击“网络水军”需要持续的努力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一方面,公安机关应继续加大打击力度,创新技术手段,提升侦查效率,确保对“网络水军”违法犯罪行为的精准打击;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完善举报机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共同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同时,广大网民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参与、不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遇到“网络水军”行为时勇于举报,共同守护我们的网络家园。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