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行走的廉政课”实践活动 | 照镜自省正心铸魂 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来源:学习强国 2024-08-06 15:40:04 【字体:

“清风铸初心 韶华担使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廉洁建设逐步实现了常态化,廉政教育已经走进了党员干部的生活、融入人们的日常,尤其是在创新廉洁文化“强基行动”中,“行走的廉政课”已经成为具有大理辨识度的特色品牌。

近日,大理州以“清风铸初心 韶华担使命”为主题开展党员干部同上一堂“行走的廉政课”实践活动,并举行“金话筒”讲师决赛及精品课颁奖。从“金话筒”讲师复赛中脱颖而出的15位“金话筒”讲师紧扣“行走的廉政课”这一主题,以“党性初心课”巩固信仰根基,以“廉洁文化课”涵养清风正气,以“警示教育课”筑牢廉政防线,并密切结合白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引,以“行走”授业,用“行走”明志,于“行走”修身。

“金话筒”讲师:蒲美艳、赵倩蓉(中共大理州纪委监委选送),荣获“警示教育课”第一名。

大道为公身正心清,理行白州(白州:大理白族自治州)肃纪正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就大理而言,腐败存量不少,增量还在发生,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蒲美艳

赵倩蓉

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中可以看到,党员干部没有“天然免疫力”,也没有天生的“金刚不坏之身”,不少党员干部沦为腐败分子,都始于心理的破防。

他们中,有的存在侥幸心理,机关算尽,伪装自己的腐败行为,自信能够瞒天过海、逃过党纪追惩;有的存在攀比心理,过于计较付出与收获,与别人攀比,导致内心失衡。

此外,还有对贪腐行为缺乏抗拒意识和能力,因立场不坚定、不敢坚持原则而堕落的从众心理;觉得“吃亏”,便动用手中权力寻求安慰、搞补偿的“补偿心理”;觉得仕途“到头”,对追逐信仰热情衰退,于是自暴自弃的“天花板心理”;把仕途上的进步归功于某位领导的“提携眷顾”,心中有领导而无组织、不谢党恩谢私恩的“攀附心理”。

贪廉荣辱、功过得失,就在一念之间、一步之遥。思想决定了人的行为,是人的“总开关”,广大党员干部要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时刻做到警钟长鸣,方能拒腐防变。

警示让人清醒,阳光让人振奋。今年以来,省委高位推动“清廉云南”建设,大理州迅速启动“清廉大理”建设,州委坚决扛牢主体责任,把“清廉大理”建设十大行动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拼经济、破困局、开新篇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抓手,州纪委监委充分履行牵头协调和监督责任。

无论是深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护航行动”,聚焦“关键少数”,确保权力规范有效运行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引领行动”,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坚持严管厚爱,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行动”;还是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的以“小”见严纠“四风”“固堤行动”,坚持执政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惩腐治乱为民的“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惠民行动”;或是维护市场公平秩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做好案件查办“通篇文章”的正风肃纪反腐“雷霆行动”;以及强化从源头到末梢管控,防止出现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纪违法问题的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重大项目审批监管“阳光行动”,厚植廉洁文化基础,加强廉洁文化阵地建设的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

大理州各级各部门同频共振、同题共答,不断丰富“清廉大理”建设的新方式、新表达,清廉建设在笃行实作中得到夯实,政治生态在正本清源中得到涵养,为新时代大理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