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铸初心 韶华担使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廉洁建设逐步实现了常态化,廉政教育已经走进了党员干部的生活、融入人们的日常,尤其是在创新廉洁文化“强基行动”中,“行走的廉政课”已经成为具有大理辨识度的特色品牌。
近日,大理州以“清风铸初心 韶华担使命”为主题开展党员干部同上一堂“行走的廉政课”实践活动,并举行“金话筒”讲师决赛及精品课颁奖。从“金话筒”讲师复赛中脱颖而出的15位“金话筒”讲师紧扣“行走的廉政课”这一主题,以“党性初心课”巩固信仰根基,以“廉洁文化课”涵养清风正气,以“警示教育课”筑牢廉政防线,并密切结合白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引,以“行走”授业,用“行走”明志,于“行走”修身。
“金话筒”讲师:段倩倩(漾濞彝族自治县选送),荣获“党性初心课”第一名。
如果你失去右手,你的生活该如何继续?如果你只有一只手,你的人生将如何书写?是怎样一种精神,让一个10岁就失去右手的女孩儿,在体育竞技场上8次打破世界纪录,让她奋勇拼搏,改写命运!
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讲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李春梅同志自强不息、为国争光的故事。
李春梅的老家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平坡镇。小时候家里困难,为了改善生活,父母买了米线机,懂事的小春梅每天放学后都主动帮忙做米线。
这天,小春梅像往常一样来帮忙,意外突然发生,一声尖叫,小春梅的右手竟被机器卷了进去,右手手肘以下被完全断碎在了米线机里……
焦急万分的父母立马将她送到医院急救,医生说小春梅的手再也无法接上了,春梅妈妈当场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仍在哭着求医生,能不能用她的手换春梅的手……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小春梅永远失去了她的右手。那一年,她刚10岁,才读小学三年级。
失去右手后,春梅并没有退缩!她开始用左手练字做事。当她用左手,在作业本上写出歪歪斜斜的第一个字,年幼的她,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她学会了用一只手自己穿衣洗漱,学会了用一只手书写作业,学会了用一只手烧火做饭,学会了用一只手照顾自己,学会了用一只手实现梦想……别人能做的,她都能做,甚至,比别人还做得更好!她用自己的方式,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
1991年,大理州举办首届残疾人运动会,漾濞彝族自治县残疾人联合会选拔运动员,14岁的李春梅报了名,踏上了这条满是艰辛和挑战的路。
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训练,初次参赛的她便一举夺得了大理州首届残疾人运动会跳远、400米、100米3枚金牌。从此,她把孤独、自卑、脆弱的标签一个一个撕掉,成为赛道上闪闪发光、万人瞩目的运动员!
由于成绩优异,16岁的李春梅便入选了国家队。国家队的训练标准更高、更严,强度也更大。没有伞的孩子,只能早点跑。她扛住了超负荷训练的苦,长跑成绩突飞猛进,一点一滴的汗水也为她赢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1994年,17岁的李春梅参加了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首次代表国家参赛的她便一举获得了女子T46级1500米决赛金牌,并成功打破了1500米世界纪录。
站在领奖台上,听着雄壮的国歌,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因自己在异国他乡为国而升起时,她真正感受到,尽管自己身带残疾,但还是一个对党和国家有用的人!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名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自信油然而生,她也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爱拼才会赢的真谛!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看到了她8次打破世界纪录,荣获34枚金牌,成为她一生的骄傲。而我们更应记住的是,那一枚枚奖杯、奖牌的拼搏背后,那一次次血泪混杂的艰辛背后,那一场场为国为民的情怀深处,一直有一束光,一直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好样的李春梅!向您致敬!我们一定以您为榜样,不忘初心,逐梦起飞,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