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推进四项硬措施 激励干部在基层一线担当实干

来源:云南日报 2024-11-18 11:50:36 【字体:

近年来,宜良县推进四项硬措施,以鲜明用人导向引领干部担当作为、以提素赋能促进干部担当作为、以精准考核衡量干部担当作为、以容错纠错保护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基层减掉应减之负、担起应担之责,释放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能,锻造真干、苦干、敢干、善干的“四干”型干部队伍,一批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到领导岗位上。今年以来,宜良县又在项目一线精准使用科级干部44名,其中提拔28名、进一步使用16名。

以用人导向引领担当作为

宜良坚持重点关注和提拔使用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社会维稳、乡村振兴等重点一线敢于攻坚、善抓落实、表现出色的干部。

深入推进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按照锻造“四干”型干部队伍实施方案,全县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不忘初心走基层”活动,带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树立“实干担当”的良好形象。活动开展8年来,220余个调研组走遍全县118个行政村(社区),走访群众3万余户,积极排查群众所思所盼的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2900余件,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0余起,帮助基层引进项目资金2800余万元。

以提素赋能促进担当作为

按照“重点培养、实践锻炼、跟踪管理、择优使用、动态调整”的递进培养计划,宜良县着力解决“本领恐慌”,以提素赋能促进干部担当作为。2022年以来,实施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青蓝工程”,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选拔任用方针,突出忠诚干净担当标准和不让老实人吃亏、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导向,分步骤从优秀年轻干部库中选拔干部充实到科级领导班子中,并从县直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等,帮助他们在基层一线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建立干部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链。

今年,宜良县选派了2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最艰苦的基层历练,采取“自愿报名+组织安排”双向选择方式,甄选56名转任职级干部充实到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等10个工作专班,充分发挥职级干部作用。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直面矛盾,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解决农村供水工程、“七彩梦乡”系列项目等问题72个。

以精准考核衡量担当作为

为发挥激励鞭策作用,精准考核衡量干部担当作为,宜良县于2020年出台了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坚持考用结合,将年度考核情况和考核结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教育、管理监督、选拔任用、问责追责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宜良县重用敢担当的干部,坚持谁干事就支持谁、谁干成事就重用谁。”宜良县委书记刘中政介绍,将敢于担当、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提拔、调整交流到关键岗位。按照“成熟一名、使用一名”的原则,对在一线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优先考虑提拔或进一步使用。

在精减考核指标、优化考核方式、提升考核效能的基础上,今年宜良县出台了“项目落地年”工作实施方案,划定项目落地“赛道”,让同类型干部比拼成效。对年终“项目落地年”工作考核排名前三位的单位,次年从县财政预算中分别安排工作补助经费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并在年度考核、职级晋升、评先评优中予以倾斜。

今年以来,已有74名敢担当、善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晋升职级,其中,晋升四级调研员6名、一级主任科员10名、二级主任科员14名、三级主任科员28名、四级主任科员16名。

以容错纠错保护担当作为

宜良县积极探索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以容错纠错保护干部担当作为,严厉治庸治懒。

宜良县出台激励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办法,形成具体化的14类免予问责情形、8条不得容错情形,6个方面运用容错结果,对部分“没有先例”的事项建立事前备案机制。健全澄清查诬机制,对借机搞“搭车举报”的审慎研判处理,客观公正评价因敢抓敢管敢得罪人而丢分失票的干部。出台被追责问责干部教育管理激励办法,明确对被追责问责干部谈心谈话、回访教育、日常教育管理、评价激励等具体办理事项和时限要求。今年以来,为5家单位和20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开展回访教育70余人次,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影响期满、表现突出的科级干部5名。

同时,宜良县还先后出台了县管科级干部召回管理办法、激励转任职级干部担当作为的意见。结合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实绩追溯考察等建立“负面清单”19项,通过“动议—研判—初审—决定”4个程序启动召回,实行3至6个月观察期加强被召回干部的实践锻炼、跟踪关注和教育管理。2022年以来,共召回科级干部13名、调整科级干部8名、转任职级干部5名。干部召回机制让干部下得有压力、改得有效果。

如今,随着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深入推进,宜良县形成了让“敢干者”无忧、让“实干者”实惠、让“苦干者”吃香、让“善干者”善成的干事创业导向,有力调动和激发全县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记者 李向雄 党晓培 通讯员 李静 李思)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