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项目融合国家级非遗剪纸艺术和现代动漫技术,展示以滇缅公路经典爱国史实为创作背景的典型爱国事迹,传承红色爱国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中华民族团结。
(2)研究意义
融合国家级非遗剪纸艺术和现代动漫技术,创新展示滇缅公路修筑维系者的典型爱国历史事迹。纪念20多万滇缅公路修筑维系者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传承20多万滇缅公路修筑维系者的红色爱国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精神,凝结中华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弘扬20多万滇缅公路修筑维系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彰显海外侨胞与祖国同舟共济的爱国主义情怀,展现他们为中华民族捐躯、视死如归的优良品质。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及对策建议
(1)主要内容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封锁沿海,切断援华路线,中华危机,民族危亡!云南成为当时中国大后方对外交通的唯一通道。为了打破日本封锁,运送抗战物资,救国存亡,同年12月,云南沿途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10多个民族,20万民众动工修建滇缅公路,以及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与国家命运患难与共,深怀赤子爱国之心回国服务。该项目展示了在1146公里的滇缅公路上抛洒青春、浴血奋战、运送战略物资的感人爱国事迹。
(2)重要观点
采用国家非遗傣族剪纸艺术和现代动漫技术,以剪纸动画视频传滇缅公路红色记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面向未来,激发爱国热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力量。
(3)对策建议
1.综合运用调查法、采访法、文献法等深入挖掘滇缅公路上的典型爱国主义事迹。
2.用国家非遗傣族剪纸艺术手法,表现滇缅公路上的历史典型爱国主义事迹和人物。
3.融合非遗剪纸艺术和现代动漫艺术表现手法,展示滇缅公路上的20万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精神。
4.利用项目成果(剪纸动画视频)开展线上线下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1)学术价值
1.融合国家非遗剪纸艺术和现代动漫技术,创新展示滇缅公路修筑维系者的典型爱国历史事迹。
2.纪念20多万滇缅公路修筑维系者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3.传承20多万滇缅公路修筑维系者的红色爱国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精神,凝结中华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4.弘扬20多万滇缅公路修筑维系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彰显海外侨胞与祖国同舟共济的爱国主义情怀,展现他们为中华民族捐躯、视死如归的优良品质。
(2)应用价值
1.应用于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滇缅公路红色爱国基因,纪念20多万滇缅公路修筑维系者的历史功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南洋机工爱国精神融合,增强6000多万名华侨和华人及其后人,同祖国的凝聚力,同命运,共繁荣。
(3)社会影响和效益
通过国家非遗剪纸艺术动画视频宣传20余万包括妇孺老幼在内的10多个民族民众参与修筑滇缅公路的感人事迹,铭记赤子功勋,传承红色爱国主义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广泛团结各民族,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项目类别:2022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普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国家非遗傣族剪纸艺术传滇缅公路红色爱国记忆》
项目批准号:SKPJ2022066
项目负责人:德宏职业学院赵凯忠
项目团队成员:陈国总、付立新、康豪、赵恩广、赵雪羽、武莹、卫芷菲、尹素云、杨菊芬、杨清成、王万春、陈敏、江海滨、邵梅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