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德宏职业学院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这是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带来的第二场外场演出。来自德宏州、西双版纳州、昭通市、普洱市、玉溪市的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文艺工作者带来了13个传统类、创新类的节目。
德宏州 创作类 德昂族舞蹈《德昂山的春天》。马秀娟 摄
演出开始前,德宏职业学院组织了上百名师生观看演出,师生们脸上都充满了期待的神情。伴随着主持人的介绍,演出正式拉开帷幕。从德宏州德昂族的舞蹈到西双版纳州基诺族的传统器乐、声乐,从昭通市彝族的创作类舞蹈到玉溪市傣族的传统器乐,再到普洱市哈尼族的传统器乐、创作声乐……在一个个充满传统魅力和创新编排的节目中,现场观众欣赏到了多样的民族民间歌舞乐艺术。
玉溪市 传统类 傣族器乐《羽人竟舟》。马秀娟 摄
这场展演不仅是一个展现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平台,同时还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交流平台。德宏职业学院负责人陈敏说:“非常荣幸学院能参与到这次展演中,我们很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利用这一机会,鼓励文化交流和对话,让学生们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互相交流并建立友谊。”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老师杨黎是傣族,对傣族歌舞颇为了解,这次的展演也让她收获颇丰,她说:“我们省来自各个地方的民族原生乐器歌舞都非常精彩,通过这个机会也让我了解到了其他民族的精彩表演,整台表演的高质量水平也让我大开眼界,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对传统价值观的珍视,继续传承我们非遗文化。”
昭通市 创作类 彝族 舞蹈 《幸福有“李”》。马秀娟 摄
演出高潮迭起,观众们沉浸在音乐与舞蹈的魅力之中,不断为演员们的精湛表现喝彩。展演结束后,不少学生表示,通过观看表演,让大家了解到了更多民族艺术的精彩,同时更让自己懂得了保持对自己文化骄傲的重要意义。伴随着现场观众热烈的欢呼和掌声,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第二场外场表演完美收官。
西双版纳州 创作类 基诺族声乐《一诺成歌》。马秀娟 摄
据悉,在本次演出中,所参演的节目除了传承,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传统的表演形式融入了现代元素,创造出更具时代感的演出,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与喜爱,期待接下来的展演继续绽放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光彩。(记者 牟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