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有念 何以开远|创文明 让市民乐享好生活

来源:云南网 2023-12-04 17:31:45 【字体:

昔日“机器轰鸣,厂房内工人忙碌的身影,炉膛燃烧熊熊火焰”的光景令人回味;而今,“坐拥山水相望,大街小巷干净整洁,人车和谐礼让”让人向往。

开远美丽风光 陶家淇 摄

无论曾为能源之城、工业重镇,闯出一段辉煌灿烂的工业文明进程;亦或进入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引领传统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明,对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来说,是离不开的“标签”,更是一种底色气韵,成为社会经济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不断丰富着“开放包容、行稳致远”的城市内涵。

守望相助 传递文明之光

秋去冬来,气温骤降。同根生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手提水果来到解化小区看望独居老人钱秀兰,除了提醒用电用火安全外,还将老人近期身体状况记录在册,这样的服务活动已持续9年。

“同根生”志愿者和老人包饺子 志愿服务队供图

“我们以‘1组学生志愿者+1名成年人志愿者’联系关爱1位困难老人的模式开展志愿服务。结束后还会召开小组总结会,对有需求的老人进行二次精准补充服务。”同根生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刀娟娟说,随着制度越来越完善,近年来吸引不少志愿者主动参与,帮助社区加强居民管理,还带动开远市第一中学成立“爱心社”团队,个旧市成立“春露”志愿团队,实现爱心社会团体孵化。

小善大爱,点滴汇聚,在相互守望之间,志愿服务早已融入开远人的生活。加入同根生志愿服务队6年的志愿者陈碧仙说:“孝老爱亲是我们的传统美德,除了参与同根生的活动,闲暇之余我也会主动再去参加其他志愿服务,让开远成为幸福、文明的大家庭。”

行走开远,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万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到智慧助老、文明旅游、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超59033人,志愿队伍406支,有效志愿活动7383个。

提起工人文化宫,有着数十年工龄的人都会感到亲切,进入新时代,逐渐沉寂的工人文化宫需要新的发展方向。在开远,通过提升改造,这座承载数代人记忆的“老地方”加入了时代的新气息。

爱心妈妈屋、网络直播间、劳模工匠荣誉室……开远市工人文化宫通过整合现有场地和专业服务资源实现公共文化场所和职工文化阵地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引导职工展现新时代主人翁风采。

工人文化宫增设便民服务设施 李岚卿 摄

“目前工人文化宫已经完成提升改造并投入使用了,我们将组织开展具有工会特色、形式丰富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赛事品牌活动,进一步打造层次丰富、类型多元的文体服务综合体,发挥市工人文化宫职工文化阵地公益性服务作用。 ”开远市总工会工作人员郑玉源介绍。

​共建共享 焕新美好生活

俯瞰开远城,一条条多彩的绿道将公园、湿地,房屋、商铺串联起来。作为城市道路提升改造项目之一,绿道铺设完成后,将形成贯穿景区、通达各主次干道的完整健康漫步体系,为步行者、骑行者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和谐新苑新貌 林熙傜 朱泉屹 摄

变的不仅是道路,藏在街巷的老旧小区也随之焕发新生。

灵泉街道和谐新苑小区居民吴洁对改造后的小区赞不绝口:“以前下雨总担心淹积水,现在垃圾堆不见了、路也平了,住在这里很舒服。社区还引入了物业公司,每天都是安全感、幸福感满满。”

老旧小区存量大是老工业城市的显著特点,也是城市转型升级的难点堵点。2019年,开远市着手进行老旧小区改造,结合市政设施、垃圾分类、美化绿化等要素,“硬设施+软环境”一体化推进,老旧小区实现华丽蝶变,33759户居民直接受益。基础设施缺失或破旧、配套功能不全、服务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优化解决。

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小区居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随之提高。吴洁告诉记者,如今干净、舒适的小区生活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减少了,居民还学会了垃圾分类。

生态开远 乐享生活 刘宇丹 摄

“‘开放包容、行稳致远’,这是开远的城市精神,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目标。”开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简玮岑的话,代表了开远对城市品质和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也是城市管理者的共同心声。

初冬时节,漫步泸江公园,别有一番韵味。奏乐声与歌唱声相互交织,其乐融融;野生松鼠出没树干“讨要”食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近年来,开远市城市绿化覆盖率从39%增至44.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泸江公园幸福快乐 李岚卿 摄

开远的山山水水、历史遗迹中,既有大自然的馈赠,也有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更有今人破旧立新、转型谋发展注入新的创意活力。开远人一边乐享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带来的便捷、舒适和愉悦,一边在全面提升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中开拓创新、阔步前行,共赴文明之约、共建文明之城、共享文明之果。

​护航未成年人 与城市共未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近年来,开远市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依托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搭建和丰富未成年人活动载体,以实际行动,将文明延伸。

今年暑假,以“开远之光”为主题的开远市科技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展厅里,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美丽、小球旅行记的物理知识、VR技术带来的虚拟世界等各种科学实验和原理,让游客切身感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魅力和力量。

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供图

每到特色展教展件定时开放时间,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深入体验,在玩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家长郑倩玲说:“在家门口就可以参观科技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

“为延伸场馆功能,馆内除了设置常设展区,还开设无人机、机器人、科学实验、科普课堂等特色课程,对预约的小朋友免费开放,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拓宽科普渠道。”市科技馆馆长黄雪芬介绍,开远市科技馆拥有各类互动展教具130余件套,互动展示项目90多个,是红河州综合性最强、标准化最高的科技馆。

“红领巾讲解员”讲解历史 李岚卿 摄

凤凰山顶的开远记忆客厅内,开远的历史变迁从“红领巾讲解员”张雅瑄口中娓娓道来。在张雅瑄看来成为一名红领巾讲解员既能了解历史,也能提升自己口语表达能力。

“红领巾讲解员示范宣讲活动走进开远阿迷县立中学校、开远火车站、开远记忆客厅、大庄龙泉书院等红色旅游景区、革命遗址,让小小讲解员们由从前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体验者、传承者,带动全市青少年形成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浓厚氛围。目前此活动已覆盖全市2.5万名少先队员。”开远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琨琪介绍,随着创文工作深入展开,还打造出“小火车头红领巾宣讲团”等一批精品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汇聚家庭、学校、社会力量,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新未来新少年,带着新的向往,一个更加幸福、文明的城市,已在眼前。(记者 刘宇丹)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