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西盟:擦亮文明“金招牌” 跃升城市“新颜值”

来源:云南网 2023-10-27 10:52:21 【字体:

“我父亲曾在西盟当过兵,记得过去来看望他时,西盟就在山顶头,巴掌大的地方。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的西盟大变样了。”河北省邢台市游客闫秀红时隔多年再次踏足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依然被这座城市的魅力打动。

西盟县城街景 李毅 摄

“时隔多年,来到西盟,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整洁,然后就是满城绿意,特别的美。”闫秀红说。

西盟县城街景一角 李毅 摄

近年来,普洱市西盟县围绕省级文明城市巩固提升目标,在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公益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一系列精细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为市民营造出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也为纷至沓来的游客带来良好的旅游体验。

龙潭公园栈道 李毅 摄

“每天下午,我都要带着孙儿到处转转,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心情特别的舒畅。”从教师岗位退休的白武林,成为城市建设的“受益者”,西盟县四季皆宜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让她心生感慨:“西盟越来越宜居了!”

志愿者帮助市民 李毅 摄

西盟县以文明城市建设为统领和抓手,构建“一盘棋”指挥体系、“一体化”创建格局、“长效化”系统创建的建设格局,统筹美丽县城、卫生县城、健康县城、智慧县城和幸福县城建设项目资金,包装项目,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效益,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补齐城市设施短板。目前,已完成入城口、人行道、路灯、水景观等26项子项目的改造提升,累计完成投资5.08亿元。

志愿者夜间街道巡查 李毅 摄

“店主,你的门前三包要注意保持。”在西盟,“红马甲”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根植在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我们不仅要把文明的理念宣传好,还要把城市的环境维护好,保持城市的干净、整洁、美丽。”城区志愿者纳百川说。

通过“日自查、周巡查、月曝光、双月督导、季推动”的方式,常态化抓好省级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西盟县将城区划分为25个片区,229个网格,建立县处级领导挂钩,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片长(点长)的“挂社、包街、联片、帮点”网络管理制度,动员全民融入城市管理的各环节,有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大格局”。

志愿者清理沟渠 陈龙汝男 摄

“一方面,我县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典型模范的评选宣传和示范引领,深耕厚植,涵育新风。另一方面常态开展‘品牌化’文明实践,积极发挥志愿服务主力军作用,让全民参与,共建共享。”西盟县精神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周晓鸿说。

截至目前,西盟县共建成1个实践中心(5个分中心)、7个实践所、39个实践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并完成志愿者注册2.25万人,注册志愿者服务团队186支,建立城区志愿服务站点35个,把志愿服务的“触角”延展到社会各领域。

同时,西盟县还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为重点,扎实开展主题活动。2023年以来,开展“3·5学雷锋日”“移风易俗‘涵养’乡风文明”“暑期佤文化传承培训”等主题活动100余场次。组织开展西盟县第十四届“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生动展现了西盟县发展的时代新姿。深入推进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形成的伟大精神,积极开展“七一”“八一”“十一”等系列主题活动。强化新闻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农村应急广播、新媒体等媒体矩阵作用,大力宣传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做法成效,强化社会宣传和媒体曝光,发布相关信息1200余条,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双语”宣传。

下一步,西盟县将继续发挥特色风貌精致县城、独特文明示范效应的边境县城、《阿佤人民唱新歌》诞生地的魅力县城优势,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文明形态,抓好城乡一体全域共建,涵育城市文明,培育时代新人,不断增强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让文明之花越开越艳。(通讯员 李毅 陈龙汝男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