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盟:擦亮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来源:云南网 2023-10-27 10:50:54 【字体:

远看位于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城之滨的勐梭龙潭,满园都是褪不去的绿意,虽已深秋,绿美却还是这座边境之潭的主色调。沿栈道步行,朵朵小花盛放,一潭之水,迎来送往远方来客。

“我父亲曾在西盟当过兵,记得过去来看望他时,西盟就在山顶头,巴掌大的地方。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的西盟大变样了。”来自河北省邢台市的闫秀红时隔多年再次踏足西盟,被这座城市的魅力打动。

“来到西盟,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整洁,然后就是满城绿意,特别的美。”闫秀红说。

近年来,西盟县围绕省级文明城市巩固提升目标,在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公益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一系列精细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为市民营造出“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也为纷至沓来的游客带来良好的旅游体验。

“每天下午,我都要带着孙子到处转转,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心情特别的舒畅。”从教师岗位退下来的白武林老人,成为城市建设的“受益者”,西盟县四季皆宜的自然环境和愈加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让她心生感慨:“西盟越来越宜居了!”

西盟县以文明城市建设为统领和抓手,构建“一盘棋”指挥体系、“一体化”创建格局、“长效化”系统创建的建设格局,统筹美丽县城、卫生县城、健康县城、智慧县城和幸福县城建设项目资金,包装项目,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效益,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补齐城市设施短板。目前,已完成入城口、人行道、路灯、水景观等26项子项目的改造提升,累计完成投资5.08亿元。

“店主,你的门前三包要注意保持!”在西盟,“红马甲”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根植在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

“我们不仅要把文明的理念宣传好,还要把城市的环境维护好,保持城市的干净、整洁、美丽。”城区志愿者纳百川说。

通过“日自查、周巡查、月曝光、双月督导、季推动”的方式,常态化抓好省级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西盟县将城区划分为25个片区,229个网格,建立县处级领导挂钩,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片长(点长)的“挂社、包街、联片、帮点”网络管理制度,动员全民融入城市管理的各环节,有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大格局”。

“一方面,我县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典型模范的评选宣传和示范引领,深耕厚植,涵育新风。另一方面常态开展‘品牌化’文明实践,积极发挥志愿服务主力军作用,让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县精神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周晓鸿说。

截至目前,西盟县共建成1个实践中心(5个分中心)、7个实践所、39个实践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并完成志愿者注册2.25万人,注册志愿者服务团队186支,建立城区志愿服务站点35个,把志愿服务的“触角”延展到社会各领域。

同时,西盟县还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为重点,扎实开展主题活动。2023年以来,开展“3·5学雷锋日”“移风易俗‘涵养’乡风文明”“暑期佤文化传承培训”等主题活动100余场次。组织开展西盟县第十四届“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生动展现了党的二十大以来西盟县发展的时代新姿。深入推进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形成的伟大精神,积极开展“七一”“八一”“十一”等系列主题活动。强化新闻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农村应急广播、新媒体等媒体矩阵作用,大力宣传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做法成效,强化社会宣传和媒体曝光,发布相关信息1200余条,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双语”宣传。(记者 沈浩 通讯员 李毅 陈龙汝男)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