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立第三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通知
各州市委宣传部,各大专院校:
为进一步扩大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社会影响,带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根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研究和发展规划》“以云南优势和特色学科为基础,以整合研究资源、凝聚研究人才、推进优秀成果为目标,新建一批重点社科研究”的要求,我省在“十五”已建成10个、“十一五”已建设成16个社科研究基地的基础上,“十二五”再新增部分研究基地。经组织申报、资格审查、专家初评、学科组评审、答辩、实地考察、公示等环节,并报经省委宣传部、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第三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共设立9个。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第三批设立的研究基地
1、云南党的群众路线研究基地(研究基地负责人:陈志青;首席专家召集人:陈志青;承建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2、云南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基地(研究基地负责人:周本贞;首席专家召集人:杨志明;承建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3、云南产业发展与经济运行研究基地(研究基地负责人:杨先明;首席专家召集人:杨先明;承建单位:云南大学)。
4、云南缅甸研究基地(研究基地负责人:肖宪;首席专家召集人:李晨阳;承建单位:云南大学)。
5、云南汉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基地(研究基地负责人:段炳昌;首席专家召集人:段炳昌;承建单位:云南大学)。
6、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基地负责人:和少英;首席专家召集人:和少英;承建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7、云南社会经济统计监测与预警研究基地(研究基地负责人:伏润民;首席专家召集人:石磊;承建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8、云南国际哈尼/阿卡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基地负责人:安学斌;首席专家召集人:杨六金;承建单位:红河学院)。
9、云南杨善洲精神研究基地(研究基地负责人:祁苑红;首席专家召集人:成团英;承建单位:保山学院)。
二、研究基地的建设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是《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研究和发展规划》的一项既定任务,是繁荣发展云南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举措,各承建单位要把研究基地建设作为社科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来部署。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研究人才,配齐、配强首席专家团和研究队伍,落实配套资金,为研究基地建设提供组织、人才和资金保障。
2、编制研究基地建设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拓展内容,充分发挥研究基地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团队创新、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扩大社会影响力,为繁荣发展云南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的贡献。
3、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结合基地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实际,发挥研究团队优势,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力争推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参考。
4、研究基地要不断积累经验,开创性工作,每年终向省委宣传部书面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201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