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峰:云南招商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2014-03-29 08:52:53 【字体:

云南招商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省经济正处于从追赶式发展向跨越式发展转变的新阶段。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大投资,带动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总量,夯实经济基础,是我省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对招商引资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外来投资项目落地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制约了全省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引进外来投资。因此,该课题对全省招商引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经济外向度,提升全省经济社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对策建议

  (一)主要内容

  1.“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地各部门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工作力度,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引资总量快速增长;招大商引强企取得积极成效;外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

  2.“十二五”承上启下之年招商引资有新突破

  2012年以来,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的工作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跨越发展的主抓手、工业强省的主引擎,创新工作思路,聚焦工作重点,狠抓落实推进,为推动全省招商引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理顺思路强化重点,招商引资工作千帆竞发。二是顺势而谋、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斐然。

  3.云南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从面临的机遇看:一是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成为国家战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将极大拓展云南招商引资和区域合作的空间和领域。二是国务院出台《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在财税、金融、产业与投资、土地、商贸、科教文化等6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延长外资企业出资期限、简化外资企业注销登记手续及进一步下放商贸企业审批权限”等一系列措施,为全省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国家“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环保、低碳及生态产业,这将使云南特有的生态资源成为招商引资市场独特的优势。五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张力扩大。

  (2)从面临的挑战看:一是国际市场持续低迷,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投资者信心受挫,增加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难度。二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日益严格,土地、林地审批权限收紧,工业项目建设门槛和节能降耗及环保方面的要求提高,资金趋紧的状况仍将持续,项目落地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三是从省内看,云南省经济总量较小,产业层次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园区经济、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欠账较多,产业招商基础薄弱,吸引外来投资的亮点不多。四是比较优势正在发生改变。云南人力资源成本上升较快,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正在缩小,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竞争将难以为继。五是招商引资落地难问题较突出。

  4.加快推进云南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1)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引领,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云南优势,按照“科学招商、强化项目、扶持重点、提升成效、促进转型”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展招商引资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引导国内外资金进入云南,加快建设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商贸物流体系以及进出口加工基地;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企业开展专业化招商,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推动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主动而有选择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围绕全省“十二五”产业规划,立足我省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工业、努力发展新型能源、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招商引资“质”和“量”的新突破,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2)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

  ——市场取向,互利共赢。

  ——内资外资,各有侧重。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质量并重,提高成效。

  ——拓展领域,协调发展。

  (3)总体目标

  云南扩大招商引资的总体目标要按照总量翻番、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和环境改善来统筹。力争到“十二五”末,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0家以上、国内500强企业40家以上,使外来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0%以上。

  ——总量快速增长

  ——结构明显优化

  ——质量显著提升

  ——环境明显改善

  (4)工作重点

  因地制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手段,推进各行业、各地区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重点领域、重点地区的引资新突破。

  在重点领域中,根据云南省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先做好符合“桥头堡”建设要求的优势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加快推出商贸流通、城市公用设施、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鼓励外来投资优先投向云南优势工业

  ——鼓励外来投资者投资现代农业

  ——鼓励外来投资者投资生物产业

  ——鼓励外来投资者投资旅游文化产业

  ——鼓励外来投资者投资商贸流通产业

  ——鼓励外来投资者投资基础设施

  ——鼓励外来投资者投资公共服务事业

  在创新方式上,云南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要充分利用各自渠道,围绕扩大开放和宣传推介云南,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培育专业化的招商代理和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台办、外侨办、贸促会、驻外地办事处等机构的作用,加强与境内外投资促进机构、华侨华人团体、商会、友好城市、驻外使领馆商参处等开展招商合作。积极探索以资产换资本、以市场换技术、以项目换资源等招商引资方式,突出抓好招商重点环节,会展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定向招商、专题招商和委托招商等多种方式相结全,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的招商活动。

  在选准重点对象上,依据多元化市场招商的原则,通过鼓励省内外重点优势企业投资兴业、开放民间资本投资、吸引国外投资等手段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形成以内资引外资、以外资促内资、互动发展的招商引资运行机制。

  ——积极拓展国内资金来源

  ——广泛吸纳民间资本投资

  ——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

  ——积极有效借用省外贷款

  在重点区域中,一是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聚集和示范作用;二是强化地方发展与外来投资的合理对接。

  (二)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云南各项事业建设的关键期,为应对云南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课题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1)对外来投资促进工作的领导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3)加强高素质招商队伍建设

  (4)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

  (5)全面完善培训考核机制

  (6)保障招商引资项目要素供给

  (7)切实解决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问题

  (8)优化通关服务

  (9)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10)加强舆论宣传

  三、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招商引资是促进生产力水平提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推进云南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各级党委、政府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云南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的速度取决于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招商引资的力度,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取决于对外开放的深度和招商引资的成效。要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必须把产业招商作为我省招商引资工作的主体,要依托产业园区招商,积极开展区域性定向招商,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领导,协调配合,形成招商引资的整体合力。因此,该课题从云南招商引资工作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云南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路、重点、目标和对策建议,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课题名称:云南招商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课题负责人:侯 峰

  所在单位:省政府研究室

  主要参加人:吴从虎 张世宏  邹轩婷 何从蓉 刘彦东 李智 杨升金 刘振中

  结项时间:2012年12月10日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