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宇:云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特殊扶持问题研究

来源: 2014-03-25 16:48:22 【字体:

云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特殊扶持问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云南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老区与广西百色、贵州遵义等老区同属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川滇黔边区革命根据地,近年来由于研究和宣传力度不够,云南5个革命老区县所得到特殊扶持与相邻省份相比,差距较大,老区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该课题的研究视角是从历史到现实的角度,横向与纵向相结合,从历史出发实事求是地阐述云南土地革命时期5个革命老区县对中国革命和云南革命起到的作用和付出的巨大牺牲,阐释5个老区县在中国革命斗争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应有的地位。在此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对江西、陕西、贵州、广西、福建、四川、安徽、湖北等十多个省区革命老区特殊扶持政策的调查研究,重点对同属一块根据地的相邻老区扶持政策进行调研,开展对比分析,提出加大对云南土地革命时期革命老区特殊扶持的对策建议,争取中央政策扶持,并为当前省委、省政府加快云南革命老区发展提供参考。该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对于深化对云南革命老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于加快革命老区县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1.主要内容

  研究报告由五部分组成。一是云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的历史贡献;二是云南土地革命时期革命老区的特点、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难;三是近年来云南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的做法和经验;四是中央和其他省、市、区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的扶持政策和扶贫开发典型经验;五是对进一步加快云南土地革命时期革命老区发展的建议。

  2.重要观点

  (1)云南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2)云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与全国、全省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一是经济发展总量较小;二是人均各项发展指标和人均收入水平与全省、全国仍有较大差距。三是5个革命老区县贫困特征明显,呈现区域性、民族性以及历史性的贫困特征。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矛盾逐渐凸显。

  3.加快云南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对加快老区建设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要从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老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到加大对老区的扶持力度,是责任和义务。把扶持老区发展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开展致富思源教育,抓住革命老区这个前提,集聚人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区、关注老区,把老区这个政治优势和经济优势合并为后发优势。

  (2)制定加快土地革命时期革命老区建设的特殊扶持政策

  ①建议向中央争取的特殊政策。

  一是加强和建立川滇黔和滇黔桂边区的固定联系和协调机制。牵头制定并请求国务院批准实施《川滇黔边区振兴发展规划》和《滇黔桂边区振兴发展规划》,争取国家采取特殊措施,以一体化开发为理念,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抓手,促进川滇黔和滇黔桂革命老区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争取中央将5个老区县列入“中央财政对革命老区实行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2006年4月,财政部下发的《关于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06]61号),把河北、山西、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市)的革命老区都列入范围,而云南的老区未被列入。

  三是比照遵义等类似地区特殊政策,争取中央财政加大专项扶贫资金对云南5个老区县的投入力度。

  四是实行税收优惠,老区县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5税”的地方收入部分,省市县三级分别按照30%、15%、55%的比例分配,并建立增收返还机制。

  五是设立生态补偿机制,开征资源开采生态补偿费,煤炭按照每吨2%,其他矿产资源按照1%征收,促进老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②建议省委、省政府针对5个老区县制定特殊政策。

  一是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云南的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均列入连片特困区,作为国家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在开发建设中,要把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持与老区建设结合起来,把属于川滇黔边区的镇雄、彝良、威信和属于滇黔桂边区的广南、富宁等5个县划分为两个区域,整合资金,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重点扶持。用较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重加强交通、电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加快产业开发,优化政策环境。紧紧围绕老区资源优势,重点开发煤炭资源深加工、有色金属、水电、特色林业、热带水果、农畜产品加工和红色旅游等8个产业,加大技术、资金扶持,同时制定特殊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三是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大老区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办学条件和水平,对贫困山区困难学生除了“三免一补”,可给予更多的生活补助;设立老区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对于家境贫寒学习刻苦的学生给予支持和帮助;在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设立老区对口扶贫班,培养老区所需人才;制定吸引人才到老区工作的优惠政策,对自愿到老区投资创业、开发建设、扶贫支教的各类人才,实行“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的政策,并在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方便;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抓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并减免农民负担的费用。

  四是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老区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老区转移支付规模,促进老区脱贫致富;把5个县列为享受全省边境县的“富民兴边政策待遇”范围,促进老区人民早日摆脱贫困;把5个县列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老区整村推进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按照中央对老区的特殊政策,调整5个县的税收上缴比例,对重点贫困地区可实行暂免上缴税收或全额返还的政策,以真正“放水养鱼”;采取特殊资金补助措施,如适当提高老区非公职老战士的待遇,对特别贫困的非公职老战士的住房、就医等给予一定的补助,对贫困革命烈士遗属采取特殊扶持政策,对边境线上的农民群众实行耕种补助政策等。

  五是加大对老区党史的研究和宣传,扶持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加大在青少年和党员中的革命历史和传统教育,把地方党史列入党校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使老区精神得以继承和发扬。重点建设威信县扎西会议会址、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和富宁等一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革命遗址和较深文化内涵的红色旅游景点,使之成为具有较高水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争取进入国家九个重点红色旅游环线,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以“红”带“绿”,以“绿”托“红”的新的旅游格局。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它涉及全国16个省、区的300多个县,云南省列入其中的有威信、镇雄、彝良、富宁、广南5个县,共约340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8%,这5个革命老区县是云南土地革命时期两个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川滇黔边区革命根据地。这两个根据地在全国土地革命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典型特点。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是邓小平发动百色起义之后,右江革命根据地丧失后,中国共产党在云南、贵州、广西3省交界和中越边境地区创建的一块较大的革命根据地。川滇黔边区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云南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在云南坚持斗争十几年。从全国来看,目前土地改革时期老区建设研究较多,老区建设较为先进的是江西、湖南、陕西等省份。云南土地改革时期的革命老区研究尚停留在史实论证,如历史方面集中探讨扎西会议的意义和价值,现实方面主要研究老区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落后因素分析等等,但从采取特殊政策扶植的方面,研究尚付阙如。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填补了云南革命老区研究诸多方面的空白。

 

  课题名称:云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特殊扶持问题研究

  课题负责人:杨泽宇

  所在单位: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主要参加人:杨林兴 马进卫 何燕 张晖 杨颖

  结项时间:2013年1月24日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