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情况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研究和发展规划》和《关于开展学科建设的意见》,进一步促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我办于2013年3月1日下发《关于开展2012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对政治学、统计学、人口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和外国文学等六个学科建设立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检查工作历时一个月,于3月29日结束。检查情况如下:
一、政治学
1、总体进展情况
政治学学科建设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良好,各子项目有计划、有步骤推进,能按预期完成项目。
2、子项目进展情况
(1)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2013年2月,项目组已深入楚雄彝族自治州,对彝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并取得了预期效果;4月初,课题组计划深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进一步就傣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进行实地调研。现阶段无科研成果。
(2)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国西南陆疆非传统安全研究。项目小组举行了2次学术讨论会;择取云南省临沧沧源县为研究范本,考查了沧源县跨境婚姻问题及其传统应对举措,并在云南德宏盈江县那邦镇考查了缅甸克钦难民的流动情况与我国边疆安全问题,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已完成《中缅边境跨国婚姻问题及其治理研究》、《云南边疆跨境赌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的初稿写作。现阶段科研成果有:刘永刚:《跨界民族成员国家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挑战》,《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1;钟贵峰:《中国边疆治理中的缅甸难民问题》,《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6。
(3)民国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研究。已经全面搜集整理了文献资料,初步形成专题资料库;已经开展边疆治理的调查研究,采集个案资料,进行边疆治理的横向比较研究。现阶段科研成果有:《中国现代政治学学科与学术史研究之思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4)民国县级地方政府研究——以设治局为例。已经实地调查研究民国设治局沿袭而来的地方政府状况,采集个案资料,评价设治局的意义与价值。现阶段无科研成果。
二、统计学
1、总体进展情况
统计学学科建设项目均按计划进行研究,各子项目基本完成了文献梳理、数据收集与处理、研究方法研究等前期工作。截止目前,已经正式发表论文2篇,投稿论文6篇。预计能按计划完成项目研究工作。
2、子项目进展情况
(1)EC+IO联合模型构建及其在云南省主导产业中的应用研究。从2012年10月份课题立项到现在共5个月的时间,已收集并整理出了相关研究文献及其理论基础。现阶段成果有:《投入产出空间结构分解分析模型浅析》,《统计与决策》,2012年10月。
(2)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及统计方法研究。项目组主要进行项目前期的文献收集整理、数据采集、调研走访和方法储备工作。走访了昆明海关统计处、省统计局贸经处两个部门,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专家咨询,听取了专家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理清研究方向和思路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拟走访省商务厅有关部门,就边民互市的统计制度问题进行咨询和交流。现阶段无科研成果。
(3)云南省世居民族人口生命表编制方法研究及实证。项目组已完成数据的收集、处理工作,正在进行生存函数模型的研究。现阶段无科研成果。
(4)云南省碳足迹核算、影响因素及减排策略研究。已经进行了文献收集、数据准备和方法研究等工作。现阶段科研成果:《微观消费环境与西部民族地区农户的生活消费支出——基于多水平模型的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三、人口学
1、总体进展情况
人口学学科建设项目研究均按计划进行。
2、子项目进展情况
(1)“中国模式”的人口路径研究。现基本完成了撰稿的任务。在研究过程中,原项目“‘中国模式’的人口路径研究”中的“人口路径”范围较为宽泛,在一篇学术论文中难以深入展开,申请改为“‘中国模式’的生育路径研究”。现阶段无科研成果。
(2)“金砖五国”人口转变与人口效率的比较分析。“‘金砖五国’人口转变与人口效率的比较分析”研究项目已基本完成,已进入投稿期。下一步将重点关注金砖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也将倾向性地关注“桥头堡”建设中的人口发展问题以及学科建设的各项任务。现阶段成果有:晏月平、吕昭河著《民族人口通论》已经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于2013年年底出版。
(3)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研究。已经进行了文献研读与资料收集工作,进一步把握了国内外同类学术进展情况;对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整理;明确阶段任务,进一步调适了研究计划。现阶段无科研成果。
(4)中国小城镇人口聚集能力的省际比较研究。已经依照申请书中的项目设计方案有序开展,已经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工作;构建了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测算了各省区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现阶段科研成果有:《中国小城镇人口聚集能力的省际比较研究》,将发表于《西北人口》,2013年第4期。
四、世界历史
1、总体进展情况:
世界历史学科建设项目于2012年12月6日召开了一次专家咨询会。项目负责人将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创新之处等向与会专家进行了介绍,就本项目的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咨询与会专家意见,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拟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手段和方法。
2、子项目进展情况:
(1)印度东北地区民族问题研究。2012年12月6日邀请云南大学、云南省社科院以及云南师范大学几位教授,召开了一次专家咨询会,主要讨论了项目的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现阶段科研成果有:参编《印度国情报告(2011~2012)》,(吕昭义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独立完成“国防”和“国内安全”两份年度分报告。发表论文《印度那加人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与大那加兰主义》,载《东南亚南亚研究》(省级期刊),2012年第4期;《印度高调纪念中印边境战争50周年》,载《东南亚南亚动态》,第50期(2012年12月20日)。《印度东北地区的安全局势与BCIM合作》,已通过评审,确定在《昭通师范专科学院学报》发表。
(2)冷战时期印度对外政策研究。已经考查、分析和界定了印度冷战时期(包括尼赫鲁时期、英•甘地时期与拉•甘地时期)印度对外政策的制定及其发展变化,目前已完成初稿的撰写,正进一步修改与补充。现阶段科研成果有:《地区安全视角下印度的海洋战略解读》,《印度洋地区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
(3)冷战后印度—缅甸关系研究。目前,项目研究进展比较顺利,论文写作已过半。下一步将重点研究边境问题和大国因素对独立后印缅关系发展的影响程度,力图对此做出正确的评估。现阶段无科研成果有:论文《论锡克人卡尔萨组织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已收到用稿通知。
(4)中印边界问题研究。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汇编成《英属印度时期中印边界问题资料》、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中印关系资料》;完成专著《中印边界问题研究》初稿的写作。现阶段科研成果有:《印度国情报告》,吕昭义主编,林延明、陶亮承担外交、国防、安全等部分,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美国重返亚洲与印度的东进》,《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
五、考古学
1、总体进展情况:
考古学学科建设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已完成超过60%,个别分项目已经完成80%,主题研究工作接近结束。已完成课题全部资料收集工作,从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研究课题组成员赴云南省图书馆、云南大学图书馆、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三峡博物馆图书资料室、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等查找中、英、日文资料。已完成了所有外文资料的翻译工作。
2、子项目进展情况:
(1)黑格尔I型铜鼓研究。已完成项目研究总计划的80%撰写任务,对云南、广西、四川、贵州、广东、湖南、湖北出土的黑格尔I型铜鼓进行了重新的考古类型学分类,并将在世界上其他地域(主要为东南亚地区)的黑格尔I型铜鼓也归入此三式铜鼓中。已经完成了对所有黑格尔I型铜鼓的类型学梳理。并开始对于该三式铜鼓的源流方面的研究。现阶段无科研成果发表。
(2)越南东山铜鼓的类型学、年代及来源研究。已完成项目研究总计划的60%撰写任务,对越南北部、越南中南部、越南东南部地区出土的东山铜鼓进行了的考古类型学分类。并对越南东山铜鼓各型进行重新考古学的分类。完成越南东山铜鼓的考古类型学研究。现阶段无科研成果发表。
(3)剑川海门口遗址综合研究。已完成项目研究总计划的60%撰写任务,对于出土遗物的考古类型学研究和对出土动植物遗存的分析等都已形成。并将该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至青铜时代遗存的过渡等较重要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梳理。现阶段无科研成果发表。
(4)云南青铜时代区系研究。已完成项目研究总计划的80%撰写任务,将云南青铜时代文化各地方类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每个文化所包含的遗址、墓葬,每个文化的分布区域及年代进行了研究。现阶段无科研成果发表。
六、外国文学
1、总体进展情况:
外国文学学科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各成员已细读有关英文原著及国内外中英文评介,并写出读书报告;在此基础上,项目内成员之间进行了各种形式的交流(面对面,网上)研究作品重点、要点,并集中完成各自负责的论文;有的项目组成员已赴省内外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宣读论文;迄今全学科已确定公开发表的论文共4篇。除完成论文外,目前各组正在进行的工作是设计该项目结题报告的大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收集资料,组内讨论交流,争取在7月份完成结题报告初稿以供讨论修定。
2、子项目进展情况:
(1)高尔斯华绥“世家小说”多视角研究。2012年11月2日,学科带头人检查课题研究准备情况,听取小组成员研究工作思路和研究计划。2013年2月26日-27日,项目组成员前往四川大学查阅资料。2013年3月2日,项目组召开小组会议检查研究情况,收集汇报研究成果,做好中期检查的各项工作。10月中旬,项目组收集了外文资料并传阅、交流,撰写完成了部分论文。现阶段无科研成果发表。
(2)狄更斯成长小说研究。2012年11月2日,学科带头人检查课题研究准备情况,听取小组成员研究工作思路和研究计划。2012年11月18日召开了第三次课题组会议,布置了分配具体任务。要求成员对相关外文资料进行研读及文献综述。2012年12月15日召开了第四次课题组会议,探讨研究思路,交流研究心得,汇总所收集到的相关研究资料。有选择地派出课题组成员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以提高理论水平,把握课题开展的方向和目标,以典型的案例启发和引导自己的行动研究。现阶段科研成果有:蔡奂的《试析<远大前程>中的人际伦理对皮普成长的影响》,将发表于《大众文艺》2013年第5期;吴靓媛、庞学峰的《<远大前程>匹普的身份认同》,将发表于《长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3)美国20世纪初期 “美国梦”主题小说的悲剧性研究。项目组成员通过书店及其网络销售平台购到德莱赛和菲茨杰拉德原版小说及其相应的译著,也购买了有关美国社会、文化、历史与政治方面的文献以及“美国梦”主题相关的文献。组织项目组成员反复阅读英文原著文本及其相关中英文理论著作,从作品的写作背景、人物、主题等方面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色。现阶段科研成果有:《嘉莉妹妹——一个‘成功者’的悲剧人物形象》,已收到《山花》杂志用稿通知,将于2013年6月出刊;《论嘉莉妹妹悲剧人生的根源》,将于2013年4月发表于《安徽文学》第4期。
(4)“911”事件以来的美国文学研究。项目组成员完成查阅资料和文献工作,通过国外的联系、网络销售平台购到美国911文学作品11部,其中小说文本10部、学术专著1部;走访了国内美国文学专家;出席相关学术会议等方式对美国的911文学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发现了问题。现阶段科研成果有:发表论文一篇《美国911文学概述》,《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