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外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来源: 2011-05-04 00:00:00 【字体:

 

当代国外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最终成果简介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价值转形问题是马克思《资本论》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问题。自1849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以来,国外围绕价值转形问题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转形问题的解答不仅关系到《资本论》第一卷与第三卷之间逻辑能否成立,关系到马克思整个经济理论体系能否成立,我党提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表明这一问题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我国意识形态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研究这一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选择“当代国外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新进展”作为论题,是因为(1)价值转形问题是国外学者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包括了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很多具体问题,如劳动价值论、生产价格理论、利润平均化趋势、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波动理论等等;(2)西方学者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是不全面或不科学的,本课题按马克思的逻辑方法,对这些问题逐一展开讨论,并给出科学合理的解答;(3)通过系统研究、把握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新动态;(4)结合西方经济学的现代分析方法,改造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21世纪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综述》重点论述21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主要从肯定、否定以及其它观点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的结论是马克思的转型理论是正确的。商品的价值可用劳动时间计量也可用货币计量,无论采用哪种计量,都不会改变马克思转型理论中的相关结论。价值和生产价格的计量单位是一致的,转形后的生产价格和利润只不过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价值、一般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决定时间是不一致的,价值的决定时间先于一般利润的决定时间,一般利润的决定时间先于生产价格的决定时间。对转形问题研究的困难,不是价值与生产价格本身的复杂性所引起的困难,而是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论的困难。就转形问题来说,只要从劳动价值论出发,严格按照马克思的逻辑思路,就不难说明它的正确性。
《当代国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新发展》主要探讨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新发展,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理论基石。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理论研究、方法论和实证分析上都取得了大量成果。将边际分析、投入产出等现代分析方法运用于劳动价值的分析,对劳动价值的计量和其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此基础上运用边际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单而深刻的分析。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结合实际数据分析了劳动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证实了在经济实践中价值和价格是高的相关的,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价格理论。
《马克思价值转形焦点问题研究》一文中首先,对西方经济学家争论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概括,提出了十大焦点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覆盖了西方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争论的全部内容;其次,建立大量的数学模型,对马克思转形理论进行了定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马克思经济学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最后,按照马克思的逻辑方法,对西方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问题逐一进行解答,有力驳斥了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在对所争论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实际上提出了一种解决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的新方法。
《逆转形问题研究》一文认为转形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经济学家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萨谬尔森1957年发表了《工资与利息:马克思主义经济模式的现代解析》提出“逆转形”问题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在争论,结合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假设,证明并不存在所谓的“逆转形”问题。
《马克思的价值和价格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其他几种价值、价格理论的比较研究》一文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它批判的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并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劳动价值论。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其他几种代表性的价值论和价格论的在本质上的不同,指出了效用理论、均衡价格理论等在对待价格的形成、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以及价值的本质等方面问题的局限性。明确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更应该借鉴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使其更加科学化、创新化。
《资本论》第一卷与第三卷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对批判的反批判》一文从庞巴维克对《资本论》的批判:“马克思的第3卷否定了第1卷,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理论同价值就是不可调和的。”开始,综述了朱奎通过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构建静态和动态转形模型及逻辑分析与动态分析有机结合的理论,付廷臣用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价值转形问题是特定阶段上的价值与价格关系问题以及Fred Moseley从Foly关于马克思的理论得到的解读,分析其结论是错误的,认为朱、付二人的观点与Fred Moseley结论一致:(1)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完全是合乎逻辑的,且与《资本论》第1卷的逻辑是一致的。(2)利润率是不会改变的,它是由生产价格确定的。(3)总价格价值等于净价格总和,利润总和等于总剩余价值等。从正面肯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生产价格理论,对庞巴维克等的批判进行了有力的反驳。
三、        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价值转形问题是马克思《资本论》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问题。自1849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以来,国外围绕价值转形问题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转形问题的解答不仅关系到《资本论》第一卷与第三卷之间逻辑能否成立,关系到马克思整个经济理论体系能否成立,我党提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表明这一问题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我国意识形态的一个重大问题。
20世纪80年代,关于转型问题基本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持否定态度,进而否定转型问题的存在;另一派认为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但马克思未能把投入生产化,且处理转型问题存在技术性的缺陷。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马克思转型理论的很少,而且对马克思转型理论持赞同或者部分赞同态度的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课题对西方马克思转形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基本反映了西方“转形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运用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现代分析,比如使用边际分析和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对劳动价值进行了现代分析,通过数量方法劳动价值等一系列概念进行了计量,课题的这些成果有效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和数量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课题名称:当代国外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课题负责人:吕昌会
所在单位:云南省委统战部
主要参加人:陈亚雯 欧阳天治 高明

结项时间:2011年2月21日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