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招标公告》的通知
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科研处,各高等院校科研(技)处: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招投标工作正式启动。为组织开展好招投标工作,现将全国社科规划办下发的《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招标公告》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领会精神,结合云南实际,积极组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投标工作。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全国社科规划办从今年开始,从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个层面分批组织开展招投标工作,资助范围更广,资助力度更大,凸显了重大项目的地位和作用。各有关单位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积极申报,争取在本年度重大项目立项中取得新突破。
二、领会精神,合理选题。本次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指南是在广泛征求各省区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全国性又有地方性的特点。要认真领会精神,分析形势,准确把握,从云南实际出发,合理选题。
三、整合资源,集体攻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审工作,把团队实力、前期研究成果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考量。要按照《公告》要求,重点动员思想政治素质高、学术造诣深厚、研究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带头申报,同时整合国内研究资源,形成合力,积极开展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域的研究和协作攻关。
四、充分论证,提高质量。项目论证质量决定着项目申报的结果。要组织召开论证会,汇聚专家意见,反复斟酌,不断完善《申请书》和《活页》内容,形式上要符合规范性要求,包括数据表、经费预算、前期研究成果、重要参考文献等每一项填写务必准确无误;内容上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包括前期研究成果评述、选题意义、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创新点和研究价值等,言简意赅,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充分展现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研究实力和看问题的独特视角。
六、请各单位科研(技)处认真审核投标材料,明确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填写《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投标材料汇总清单》,于2010年11月10日前报送我办。
七、报送我办材料包括:(1)审查合格的纸质《投标申请书》一式7份(1份原件、6份复印件)。(2)每项《投标书》电子版1份和《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投标材料汇总清单》电子版1份(电子邮箱:30098074@QQ.com)。
联系人:杨安兴 田仁波 电话:3992038 3992039
地 址:昆明市广福路8号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
邮 编:650228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0年9月21日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第二批)招标公告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单位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二、招标对象
主要包括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教育部直属高校,省级以上(含)党校、社科院、高校和重点研究基地,军队系统重点院校和研究机构。投标一般要以单位名义进行,多单位联合投标须确定一个责任单位。鼓励跨学科、跨地区、跨单位联合投标,鼓励与实际部门开展合作研究。
三、招标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四、招标数量和资助强度
本次重大招标项目共90个课题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一般只确定一项中标课题。资助强度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为每项50万元左右。对于研究周期较长、经费投入较大的项目,可单独编制经费预算,视实际情况分年度资助。
五、投标资格要求
(一)投标责任单位须具备下列条件:
1、在相关领域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学术资源。
2、设有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
3、能够提供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
(二)投标者须具备下列条件:
1、首席专家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学术造诣,学风优良,责任心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局级以上(含)领导职务,是课题研究的实际组织者和指导者。首席专家只能为一人。
2、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以及其他部委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不能作为课题负责人参加本次投标。
3、首席专家和子课题负责人必须具有较丰富的、与投标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
六、投标课题要求
1、投标者须按本公告发布的招标选题规定的研究范围申报,自选课题不予受理。
2、投标者要按照《投标书》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申报,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和动态,特别要说明同类课题的研究情况。课题论证要力求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体现出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建设意义,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准、分量厚重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作。
3、投标者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科学合理编制经费预算,项目完成时间可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应在5年左右完成。
七、投标纪律要求
1、投标责任单位和首席专家要加强审查把关,严把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各省(区、市、兵团)社科规划办和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从选题内容、论证质量、首席专家条件、前期成果、科研团队和责任单位情况等方面进行资格审查,合格者予以上报。
2、投标者要发扬严谨求实的学风,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遵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有关规定。凡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违规违纪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参评资格;如获中标,一律撤项,五年之内不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子课题负责人必须在《投标书》上签字,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八、时间安排
1、投标人可登录网站http://www.npopss-cn.gov.cn下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投标申请书》及相关材料。投标书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经责任单位审核盖章,由各省(区、市、兵团)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于2010年11月15日前(以邮戳时间为准),统一报送全国社科规划办规划处,逾期不予受理。各地报送我办的材料包括:(1)审查合格的纸质《投标书》一式6份,其中1份原件、5份复印件。(2)每项《投标书》的电子版1份,请用WORD文件格式制作。(3)投标材料汇总清单,包括首席专家、责任单位、所在省市、课题名称、涉及学科、招标课题研究方向序号、子课题负责人,汇总表请用EXCEL文件格式制作。《投标书》电子版和汇总清单电子表格请通过电子邮件发至我办规划处。
2、11月下旬,我办对投标书进行资格审查。
3、12月上旬,对通过资格审查的投标书进行评审和答辩,产生建议中标课题。
4、12月中旬,建议中标课题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后,在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上公示一周,对无异议者下达中标通知书。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5号全国社科规划办规划处(100806)
联 系 人:董俊华 电话:(010)83083174
电子邮箱:npopss@vip.163.com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0年9月20日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招标课题
1、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整理与研究
2、中共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3、中国无神论史
4、中国经学史
5、东方文化史
6、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
7、百年易学研究菁华集成
8、百年佛学研究菁华集成
9、张载学术文献集成与理学研究
10、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
11、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12、中国文化的认知基础和结构研究
13、中国文化产业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14、中国传统学术、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系研究
15、地域文化研究(可选择具体地域文化为题)
16、现代伦理学诸理论形态研究
17、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语义学研究
18、中国经济发展通史
19、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1、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百年)史
22、中国当代社会史
23、中国土地制度变革史
24、中国西南方国史
25、海南文明的起源、演化和发展研究
26、中国当代史史料学研究
27、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
28、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29、黑水城西夏文文献整理与研究
30、中国古代的族群凝聚与国家认同研究
31、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
3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资料挖掘整理研究
33、高句丽、渤海文化发展及其关系研究
34、西域历史语言文化研究
35、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研究
36、《元史》会注考证
37、中国出土简牍文献集成研究
38、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整理与研究
39、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
40、《民国史料丛刊•续编》编纂
41、《荆楚全书》编纂
42、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文献和理论
43、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
44、中华民国外交史新著
45、20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源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
46、百年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
47、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的发掘、整理、研究与出版
48、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49、中日韩《诗经》百家汇注
50、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51、《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纂整理与研究
52、《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
53、《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
54、《全明戏曲》编纂整理与研究
55、《全西域诗》编纂整理与研究
56、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
57、中国古代经典英译本汇释汇校
58、国外所藏汉籍善本丛刊
59、中国神话与史诗资料整理与研究
60、大型藏区地方史《康藏史》编纂与研究
61、新疆少数民族既佚与濒危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
62、中国民间信仰研究
63、中国少数民族家谱整理与研究
64、20世纪欧洲少数民族保护史
65、世界古代文明的相互碰撞与交流研究
66、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
67、近三百年资本主义发展史
68、波斯文《五族谱》整理与研究
69、汉语史语料库建设研究
70、汉字发展通史
71、出土古文献语料库建设研究
72、出土殷商至六朝文献汉字整理与研究
73、马王堆汉墓简帛字词全编
74、甲骨文基础字形整理研究
75、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
76、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字的抢救整理与研究
77、中国民族语言词汇语法标注研究
78、中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
79、神经语言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研究
80、计算语言学语言工程研究
81、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构建与加工研究
82、两岸汉语动态比较研究
83、中国古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志
84、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
85、浙东学派编年史及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
86、中国档案事业史
87、国家知识产权文献及信息资料库建设研究
88、图书、博物、档案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
89、外国文学经典的形成、演变与传播研究
9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管理学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