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曾经这样描述:当我登上珠穆朗玛峰时,我感到了人类的渺小;但是,当我面对哀牢山哈尼梯田时,我感到了人类的伟大。
1300多年前,哈尼族人迁徙到此,在红河沿岸生根发芽,将巍峨的哀牢山雕刻成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从山脚至山巅,级数最多可达3700多级,最大垂直落差2000多米,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数十万亩梯田如同一幅画卷,将哈尼族人民千百年的勤劳与智慧一展无遗,“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令人为之兴叹。
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现有世界遗产中“第一个以农耕、稻作为主题的遗产项目”“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遗产地”等多个第一,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红河哈尼梯田最美的季节。
灌满水的梯田,宛如一面面晶莹剔透的镜子,倒映出天空、云海和森林的万千变化。
红河州境内的数十万亩梯田,绵延在红河、元阳、金平、绿春各县,山川逶迤,美不胜收,每一处都有独特的景色。
在多依树梯田,看日出的绚丽夺目;在大鱼塘村,看蓝色梯田的纯净色彩;在老虎嘴梯田,看“骏马”在田野飞驰;在撒玛坝万亩梯田,看云雾在树林间萦绕,宛如仙境……
(王建中 图)
(凌文 摄)
最为壮丽的莫过于梯田的日出和日落,霞光万丈,耀眼的橙红色为天地都镀上一层灿烂的色彩,天地同辉,异彩纷呈。
(黄光球)
(白凤翔 摄)
天朗气清时,阳光穿透云层,梯田上波光粼粼,夜间还有星月相伴,璀璨银河投影在梯田之中,仿佛星星都落在地面上。
“诗和远方”到底在哪?也许红河哈尼梯田,会是你的答案。(记者 李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