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二爨碑” 领略爨文化

来源:云岭之窗 2024-07-09 11:39:08 【字体:

抚摸千年岁月斑驳的石碑,凝望夏日葱茏掩映中的“梁堆”,走进珠江源、走进曲靖,俯首可拾的是爨的元素、爨的味道、爨的神秘。

“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有火烧”,此谚语形象地解说了“爨”的本义与功能,从烧火做饭谓之爨,到职官封地,再到姓氏族人,最后形成一种文化,爨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在云岭大地上人与物、血与火、历史与现实、梦想与期许的写照。

 

 

近年来,曲靖市通过举办爨文化论坛、爨体书法大赛等,充分挖掘爨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文化自信。图为第二届中国爨体书法作品展现场。 云南日报社供图

不论是在云腿飘香的宣威,还是在云南第一大坝子陆良,抑或在滇东重镇麒麟,在田野中、丘陵间,间或伫立着一些高大土堆。这些土堆被当地人称为大堆子、烟堆子、梁王堆或者将军坟,被考古人称为“梁堆”墓。

在曲靖市第一中学内,现保存着一通高大的石碑,碑为青色砂石质地,碑整体呈半圆首长方形,高1.83米、宽0.86米。碑额题衔“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15个字,碑身共刻403字。此碑立于公元405年,距今已近1620年。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发现于南宁县(今曲靖市麒麟区)城南越州杨旗田的一大型“梁堆”墓前。后几经周折,石碑在清咸丰二年(1852年)移置县城的武侯祠内,后又迁入魁阁。1927年,因军阀混战,魁阁被毁,石碑也被士兵搬去构筑工事。幸运的是,当地士子张元舍身护碑,石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1937年,石碑被移到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今曲靖市第一中学)内,保存至今。

无独有偶,在今天的陆良县薛官堡也保存着一通高3.38米的石碑,碑额正中央题“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24个大字,上部浮雕青龙、白虎、朱雀和日、月等图案,碑身刻有904个字。碑立于公元458年,距今已有1560多年的历史。这块高峻雄强的石碑,早在元代李京所著的《云南志略》和明代景泰年间的《云南图经志》里已有记录。清道光七年(1827年),云贵总督阮元特命陆良知州张浩在贞元堡(今薛官堡)村斗阁寺内建了一座单檐硬山顶土木建筑,专门将此碑加以保护。

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因其碑实际尺寸的大小,人们习惯称宝子碑为“小爨碑”,称龙颜碑为“大爨碑”,统称为“二爨碑”。

 

 

图源:云南发布

“二爨碑”因其极为珍贵的历史、艺术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爨碑”为何有极为重大的历史、艺术价值呢?

首先,这两通碑刻以及后续开展的一系列云南“梁堆”墓的文物考古发掘与历史研究,填补了公元3世纪至8世纪近500年的云南历史的空白,即史书记载下的“南中地区和该地区大姓的形成以及爨氏家族称雄南中地区的历史。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大姓叛乱,“收其俊杰”为地方官吏,爨习官至“领军”将军,爨氏力量正式登上云南历史舞台。公元748年南宁州爨氏内乱,唐王朝利用南诏势力灭爨,迁“二十万户”至永昌郡(今保山市),爨氏家族走向衰亡。爨氏家族崛起、发展、繁荣与衰亡的历程,也就是云南地方史研究者眼中的爨文化历史。

其次,这两通碑的文字蕴含着极大的书法艺术价值。康有为见到“二爨碑”拓片,在其著作《广艺舟双楫》中称《爨宝子碑》的文字及书法“当为正书古石第一”,称《爨龙颜碑》“隶楷极则”,为“神品第一”。周钟岳赞小爨碑为“南碑瑰宝”。范寿铭称大爨碑是“书家鼻祖”。百余年来,对“二爨碑”,不论书法家还是史学家均推崇备至、赞不绝口,因研习爨碑文字而形成的“爨体”书法艺术更是方兴未艾。

据文献记录和考古探寻,出现于先秦时期山西河东郡的爨人,随着秦汉时期的移民开发,在两汉时期辗转进入云南,蜀汉时期崛起于滇东盘江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称雄云南等地区,历经四五百年,造就了爨文化。这种农畜并存、以农为主的经济方式,以郡县制为主、姻亲关系为辅的政治模式,推行汉文、好信鬼主、汉夷融合的复合式文化生活,构成了爨文化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基本底色。

爨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大一统,见证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发展,见证了云南地方历史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相互融合,见证了中国汉字由隶向楷发展演变的时代功绩与价值,成为上承古滇文化、下启南诏文化的云南地方文化史的三大高峰之一,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更在传承发展中生生不息。(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

打印页面      |     分享到: